| 
     
      
         
            | 
         
        
           
               
                
                     
                        
                        
                         核心期刊论文目录  | 
                     
                   
                  
                  
                    
                     
                      | 南方红壤丘陵区稻田土地生产潜力研究——以桃源农业生态实验站为例  | 
                     
                    
			
                     
                      
| 题名 | 
南方红壤丘陵区稻田土地生产潜力研究——以桃源农业生态实验站为例       |  
| 作者 | 
叶芳毅;李忠武;李裕元;彭亿;罗霄;   |  
| 中文关键词 | 
机制法;;水稻;;土壤有效系数;;土地生产潜力   |  
| 中文摘要 | 
以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为例,以"机制法"的逐级衰减原理为基础,引入土地生产力指数模型中的PI指数作为土壤有效系数对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修正,得到了南方红壤丘陵区水稻田的土地生产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早稻的实际产量与水稻田的土地生产潜力符合程度较高,多数年份的实际产量为稻田土地生产潜力的83.0%~92.7%;晚稻的实际产量均超出了水稻田的土地生产潜力,但属于合理的范围之内.水稻田的土地生产潜力可以作为模拟水稻产量的基础性框架;南方红壤丘陵区光热条件良好,但降雨季节性分布相差较大,土壤pH值、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偏低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   |  
| 刊名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年 | 
2009   |  
| 期 | 
0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