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长江澜沧江发源地岌岌可危 三江源头生态只能再坚持十年? | 
                    
				
                     
                      | 关键字:三江源,生态   
                        
                        来源: 南方都市报   
                        
                        时间: 2005-04-21  点击率: 3563664 | 
                    
                     
                      | 摘 要: ●黄河、长江、澜沧江发源地面临沙化威胁
●青海数万牧民无奈暂别千百年的游牧家园 | 
                    
                     
                      | 搬迁,牧民们艰难的选择 没有了赖以生存的草原,牧民们赶着牛羊群搬迁了;没有了牛羊生存的草场,牧民们只有选择放弃放牧。
 
 靠天吃饭的牧民没有了肥沃的草原,就失去了一切。据玉树州畜牧局不完全统计,三江源头这几年自主搬迁的牧民有5000多户。
 
 黄河源头首当其冲。
 
 子美60多岁,是黄河源头村的党支部书记。他的家是距离黄河源头最近的人家之一。十年前子美家里有牛200多头,羊1000多只,因为风沙掀走了草皮,现在牛只剩下40头,羊也不到以前的一半。他所在的小队以前牲畜上千的有11户,而现在牲畜上600只的仅有2户。麻多乡上千户人家,现在有300多户要靠政府救济才能过日子。而整个曲麻莱县2.8万人,有1.2万人属于贫困人口。
 
 没有了赖以生存的草原,牧民们赶着牛羊群搬迁了;没有了牛羊生存的草场,牧民们只有选择放弃放牧。
 
 达才搬到玉树州已经半年多了。达才的300多头牛在1998年的大雪中冻死了270头,一夜之间达才穷困潦倒,妻子失望之下和他离了婚,并且带走了剩下的所有牛羊。达才后来又娶了一位妻子,因为没有牛羊,他整天在草原上闲转,日子过得很艰辛。2004年当地启动牧民搬迁项目,他报了名,为的是政府在州上给搬迁的牧民房子,每年还有6000元的补助。
 
 2003年底,国家在三江源地区实行退牧还草、牧民自愿搬迁。预计要搬迁1/4的牧民,以此来缓解三江源日益恶化的生态。搬迁户的草场禁牧10年,10年后自行决定;不愿意搬迁的采取“以草定畜”,限制牛羊,发给饲料补贴。这一项目还在进行阶段。
 
 城市的生活虽然美好,但是祖祖辈辈靠牛羊生活的许多牧民还没有勇气离开草原,达才的亲戚们都不愿意搬走。
 
 有人算了这样一笔账,补助6000元,相当于30只羊的价格,节约一点大约能养活3口人。那么家里有羊30只以上的搬了就不划算,30只羊以下的牧民搬迁才划算。
 
 杂多县杂青乡1300多户人家,去年第一次乡政府执行搬迁摸底工作,愿意搬到州县去的有100户,但是,具体这100户会不会打退堂鼓,乡干部们的心里也没有底。乡党委书记孟凡华认为户数肯定会减少,三江源有一个乡第一次摸底也是100户左右的人家愿意搬迁,等到政府把房子在州县盖好了,愿意搬迁的只剩下4户。
 
 杂青乡愿意搬的有这样三种人,一是家里没有牛羊的绝畜户或牛羊极少不能维持生活的牧户,搬迁对他们最合算。二是“想去享受城市生活的年轻人,他们爱冲动”。三是家底确实好,有头脑,他们托人放牧牛羊,自己家搬到城里去做生意,放牧、挖虫草、做生意一样都不会耽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