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国际前沿 |  
                    
                     
                      | 蓄水会影响长江水生生物命运吗 |   
                      | 关键字:null   
                        
                        时间: 2003-06-05  点击率: 1381638 |   
                      | 摘 要: 昨日早晨,三峡蓄水已达到115米。在崎岖的山路中盘旋数十公里后,我们终于找到了桃花鱼的“新家”―――秭归县归州镇黄家淌水库。 
 “新家”不大,却分外秀美,碧波涟涟,青山环绕。
 
 “从去年12月到今年4月间,中科院武汉水生所分5次在这里放养了2万尾桃花鱼。”归州镇土地建设环保所的李勇介绍,科学家们还在秭归的永乐水库、茅坪泗溪给桃花鱼安了“新家”。
 
 三峡工程蓄水到135米后,桃花鱼的栖息之地――归州城的鸭子潭将被水淹没,这一珍稀的古生物种群濒临灭绝。
 
 桃花鱼的美丽为世人惊叹。当地人介绍,桃花鱼无头无尾,通体透亮,经常在水中悠然自得地一张一缩。每年3月,桃花盛开时,它们就出现在水中,像飘落在水中的瓣瓣桃花,惹人怜爱。
 
 其实,桃花鱼并不是一种鱼,学术界称之为“桃花水母”,它距今约有15亿年的生存历史,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动物,也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
 
 遗憾的是,记者此行没能一睹它的倩影。李勇说,要觅其芳踪,还得等到明年桃花开时。
 
 桃花鱼找到了“新家”,那中华鲟和白豚呢?蓄水会影响它们的生活吗?
 
 专家介绍,三峡工程蓄水时,下泄流量比天然流量有所减少,有可能干扰中华鲟在葛洲坝工程下游的栖息和产卵活动。对此,不仅要加强监测,还要更好地培养大批量幼鲟并提高其放流长江后的成活率。
 
 白豚数量的锐减令人担忧。专家说,三峡水库蓄水后,枯水季节长江中下游流量增加,有利于白豚越冬,可以避免其搁浅死亡。但由于长江中上游航运事业的迅速发展,中游江段白豚被轮船螺旋桨伤害事件将会有所增加。他们建议,应抓紧研究白豚追逐轮船螺旋桨的原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对策。
 
 下午4点,离开归州镇时,不经意在码头岸边发现了正在逃亡的一些小动物,一只绿色的小蜥蜴和数十只小蜗牛、小蚂蚁聚集在一块石头上,上涨的水位离它们只有半米距离。
 
 我们用矿泉水瓶将这只可爱的小蜥蜴运到高处放生,希望它和动物们都能在安全的地方,找到新家。(2003-06-05湖北日报)
 
 
 
 
 |   
                      | null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