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王堃,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导,河北沽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同时还担任着中国草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草学会青年委员会会长,中国草地生态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草地资源委员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
目前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草地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和荒漠化防治等方面,在农牧交错带、牧草产业化、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也有较深入研究,同时,已开展牧草分子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是中国农业大学草地资源与生态方向的学术带头人。
目前主持科技部、农业部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同时还参加农业部“跨越计划”、“948项目”、西部天草地保护工程项目等,现有到帐经费200余万元;共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取得科技成果20余项,获科技进步奖9项,国家专利1项。
报告内容摘要:
典型草原占我国草地总面积的10.6%,是我国地带性草原植被的主体部分,而春季返青期是典型草原生态系统脆弱期,水、热等环境因子变化最为剧烈,牧草也由休眠状态进入生理活跃状态,返青期是草地生态系统的启动阶段。本研究已2003-2005年在“河北沽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深入研究了返青期典型草原土壤水、热动态变化规律,并着重探讨了土壤水热环境因子动态变化对草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动态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及牧草萌动生长对土壤环境水热变化的响应特点,结果表明:
返青早期,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维持在较稳定水平,土壤温度均保持在0 ℃上下波动,土壤有效含水量则维持在15%左右,且地表以下不同土壤深度差异不显著。到了返青中期(4月中旬),当空气平均温度稳定大于0℃时,土壤温度急剧上升并持续到返青末期,土壤温度跃变值为6℃,不同深度差异显著,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同样,较深层土壤含水量也呈显著上升的趋势,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含水量逐渐增加,而表层0-15 cm土壤含水量在整个返青期逐渐降低,呈干燥化的趋势。土壤微生物(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在整个返青期逐渐增加,尤其是返青早期,其增加趋势最为显著。返青期牧草萌动生长过程中,各牧草芽内源激素IAA和GA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ABA含量则逐渐降低。返青期土壤温度始终时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动态和酶活性的主要环境因子,同时,土壤温度变化对牧草萌动生长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CERN综合中心) |